字时代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海量的信息和方便快捷的咨询能力。
身处东南沿海的温岭读者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早已享用数字时代的优势——轻点鼠标,一座信息化的图书馆就能呈现在眼前。不用出门,就能借阅到琳琅满目的电子图书;想要查询资料,数个大型数据库,海量的期刊、文献免费开放。在这座指尖上的图书馆内,还能查阅到大量数字化的本地文献。
《1000个战争之谜》、《十三陵的传说》,上个周末,住在温峤镇的小张一口气看了两本书。这两本书都是小张从温岭图书馆借来的,只不过借的方式有点特殊:从网上借,在电脑上看,看完之后,点着鼠标还。
2003年初,温岭图书馆在省内县级图书馆中首家引进方正apabi电子图书,并于2004年12月正式开放在互联网上。此后,电子图书的种类、数量不断完善增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到目前,温岭图书馆拥有电子图书81429种,112592册,读者账号达到五千余个。
建设电子图书馆,感到最方便的是市区以外的读者。在电脑里输入账号,就能在浩瀚的书海中自由遨游,省却了以前借书,从乡镇到市区往返的麻烦。市民评价,这是一份精致的“文化快餐”,借助网络的优势,达到了快捷方便的效果。
“最大的好处,在于填平了城乡信息传递的鸿沟。”温岭图书馆馆长林君荣说,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不再囿于城区一角,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覆盖面扩大至整个温岭范围,影响面更广,文化传播的效率、效果大大提高。
普通市民得到了方便,专业工作者也经常通过这些数据库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点开温岭图书馆的网页,链接至“中国学术全文期刊网”,再输入“盐酸克伦特罗”的关键词,不一会儿,277篇文献弹了出来。下载了几篇有用的文章,在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理化检验工作的王益萍告诉记者,最近科室忙于检验肉制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含量,也就是俗称的“瘦肉精”,要用的资料在这儿找到了。检验工作需要参考一些相关文献,通过当地图书馆,王益萍免费得到了国内几个大型数据库的下载权限,而此前,她一直依靠同行之间的信息分享,或者花钱购买相关的书刊杂志。“真是帮了我们专业工作者的大忙。”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温岭图书馆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下载量达到349609篇,最多的一天,达到5241篇。2009年,按照文献下载量排名的“全国公图应用排行十强”出炉,温岭图书馆是其中唯一一家县级图书馆。
2010-05-02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