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本馆快讯

泉州80后男孩召集爱书网友共建公益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0-09-02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小渔岛的下午好惬意呀!有这么多的书,有怀旧的音乐,有浓香的花茶,还有轻轻地快乐地交谈……”这是网友“宝妮”在厦门小渔岛图书馆论坛中写下的值班日志,记录下她到图书馆担任志愿者的第一天。
位于厦门市民族路145号的“小渔岛”,是一座公益图书馆,不少爱书人将自己闲置的好书带到这里,任何想要阅读的人都可以走进来,安安静静地品读。
“小渔岛”的“岛主”,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泉州男孩小许说:“小时候,梦想着周围都是书,现在这个梦想在 小渔岛 实现了。我希望更多人能来到这里感受幸福。”
荒岛图书馆 触动爱书人
30多平方米的小屋,几排摆满了书的书架,这就是“厦门小渔岛”。闲暇时,小许最喜欢捧一本书静静地享受阅读之乐,一曲音乐,一杯清茶。不过大部分时间,他都要忙着处理图书的捐赠、流转和整理等。说起“小鱼岛”的诞生,小许说,这源于自己与书的那份独特情缘。
两年前,小许大学毕业后,来到厦门开了一间有关地方文献资料的工作室。今年6月,小许在翻看杂志时,看到了介绍“荒岛图书馆”的文章,“闲置图书可以在这里得到交流和共享,你不要的书可以放到这里,也可以在这里看到自己喜欢的书”。毕业于中文系的小许,从小就酷爱阅读,“荒岛图书馆”的理念深深打动了他。
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建一个“荒岛图书馆”呢?有了这个想法后,小许一边联系“荒岛图书馆”表示要加盟,一边着手租房子,并在各大网站上发帖,号召网友参与。
“会不会有人捐赠,能不能找到志愿者来帮忙,心里有点忐忑”,小许说刚开始自己心里也没底。但很快,网友们热烈的反应,就打消了他的担忧。7月3日,“小渔岛”正式开放,到现在已经收到1000多本图书,也渐渐有网友和附近居民,走进“小渔岛”。
交流与分享 共建“小渔岛”
共享和交流,是“小渔岛”的主旨。任何人都可以进来看书;附近居民可以将书带回家;其他人只要捐赠图书20本以上,就可以享受图书外借的权利。“小渔岛”还时不时会举办主题阅读活动,让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心得。
如今,“小渔岛”除了小许外,还有20多位志愿者,多是厦门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这些本来也热爱阅读的人,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帮助更多爱书者。小许让每一位志愿者,每天写下值班日记,作为彼此间的工作分享,也为了更好地促进“小渔岛”的成长。
“每次看到人们走进 小渔岛 ,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我就特别满足”小许说,现在来“小渔岛”的人还不是很多,一天下来六七个,但即便是一个读者享受了阅读的快乐,那也值了。对于未来,小许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小渔岛”,他说自己一定会坚持。



2010-09-02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