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前自查
所有参会工作人员、参赛选手、参会观众必须于活动前进行“双码—行程”自查,如发现问题则不能参加活动。
二、做好活动前准备
诵读活动期间根据工作实际,准备足量口罩、消毒水、洗手液、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高、早治疗的“四早”措施;严格遵循信息必验、身份必录、体温必测、消毒必做、突发必处的“五必”要求。实行人员个人信息备案和健康信息申报,询问了解参加活动人员健康状况,严禁带病进入会场,严防各类呼吸道、肠道等急性传染病聚集性发病。
三、确保赛场卫生
活动前需要对会议厅进行清洁消毒。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切实做好通风和空调使用。对空调、通风系统相关设备部件进行全面检查、清洗、消毒或更换等措施。
四、严格防控要求
(一)对所有参加活动人员实行严格的名单管理,不得临时替换。
(二)参加活动人员需按照活动疫情防控要求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出示天津健康码和疫苗接种码,所有人员活动全程均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座位保持隔位坐人,做好自我防护。
(三)所有参加活动人员须注天津“健康码”信息,从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回津及天津“健康码”红码、橙码的人员,不得参加活动。
(四)活动前14天内,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排除新冠肺炎诊断并持活动之日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活动。
(五)活动前14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尚未就医排除新冠等传染病者、活动举办前14天内具有境外或者境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居住史人员、确诊和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者、活动当天持天津健康码“红码”、“橙码”人员,不得参加活动。
(六)活动举办期间入场前进行体温监测,如有发热(体温≥37.3℃)、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立即移到隔离观察室,及时联络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并报告主办方,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五、应急处置办法
活动期间,发现有发热症状人员(37.3含或以上)立即启动本预案。
(一)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将发热人员带至隔离室,不能与其他人员接触,做到发现一人隔离一人。
(二)工作人员立即通知主办单位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同时拨打110和120,告知时间、地点、发热人员所在位置。
(三)立即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同时通知区疾控部门,并于15分钟内赶到疫情现场。
(四)立即疏散场馆内的群众,进入紧急封闭状态。
(五)立即对发热人员停留过的区域进行消杀。
(六)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等工作。
(七)对发热人员的情况及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书面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情况汇报。
(八)活动期间如有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且不听从工作人员劝阻的,工作人员要立即封闭现场,做好人员疏散和影像资料取证,并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